找回“老味道”、开发新风味,是当前番茄市场竞相追逐的新赛道。3月8日,大众网记者走进位于潍坊市临朐县蒋峪镇贺家洼村的农业产业园,只见大棚内一排排绿油油的番茄苗长势喜人,一个个红彤彤的番茄果色泽鲜艳,让人垂涎欲滴。该产业园开发种植的“蜂之恋”西红柿,因其口感佳、糖度高、汁水多等特色,逐渐成为国内番茄市场备受欢迎的“新宠”。
田家少闲月,三月人更忙。在大棚里,90后返乡大学生任环美正忙着指挥几个工人采摘、装筐、打包、装车。聊起创业初衷,任环美介绍说:“我原本是学幼教的,跟农业也不搭边。我父亲种地一直有点‘犟’,不考虑投入和收成,一心只管种口感好的品种。不管是种小麦,还是种西瓜,我父亲那块地都是口感最好的。看到市场上卖的很多瓜果吃起来没滋少味,我结婚之后索性回村盖起大棚,专门种高品质的水果。”
据了解,贺家洼村瓜菜大棚种植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驱动下,广大村民自发从事大棚瓜菜种植。自2020年起,蒋峪镇委专门投入1.2亿元,分三期对该村1000亩、500多个瓜菜大棚进行高标准改建提升,打造温室瓜菜种植区、大棚葡萄种植区、温室瓜菜采摘区、仓储区、电商板块区、瓜菜交易区、展销区、科普教育区8大区域,并邀请农业专家到镇上进行实地指导,举办瓜菜大棚管理技术培训班,组织广大种植户学习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的很多番茄都是进口品种。它更注重货架期、保鲜期,炒菜还可以,但生吃的话就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味儿。当时,我就想,怎么能让这个番茄既有货架期,又能找回老味道呢?”任环美告诉记者。
历经多年探寻,任环美找到了品种名为“蜂之恋”的西红柿。该款是她去日照经过品尝对比,又加以改良后的选种,具有风味好、糖度高、汁水丰富的优点,极受市场欢迎。因为市场火爆,该类小番茄的价格在每年初上市时往往水涨船高。为了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市面上一度出现很多良莠不齐的细分品类。对此,任环美坚持土壤栽培,施的是自然发酵的天然农家肥和深海鱼蛋白等生物有机复合肥,不做催熟让果实天然枝熟,真正种出小番茄最原始的好味道。
随着种植模式成熟之后,任环美的大棚初具规模。今年,任环美共承包了4个大棚,吸纳周边务工村民10余人。目前,这一批西红柿已经进入最后的采摘期,每亩地实现产量8000斤,单个大棚预计收益在10万元左右,预计三月中旬会把西红柿苗全部拔除再播种“全美2K”西瓜
在临朐县政府及蒋峪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任环美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优势,申请开通了电商平台,通过网上收集发布销售信息等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另外,在直采的基础上,任环美还依托线上平台,采用订单种植、以销定采的方式,进一步改变传统的产销模式,实现增产增收。
“传统生产模式下,种植户大多是散而不集中,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加之市场价格波动,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发展壮大。为了推动种植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我们积极与广东润泽农业有限公AG九游会司对接,建设大湾区农产品采配中心,采集临朐县及周边的名优蔬果农特产品、特色禽畜冷冻深加工产品,形成长期稳定货源产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消费庞大市场,将贺家洼村打造成知名的绿色果蔬生产基地。”蒋峪镇党委书记马晓文如是说。
近年来,临朐县始终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仅将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还将农业生产与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相结合,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持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新的一年,任环美的目标更加清晰:“我们要在种植理念上加以创新,继续坚持绿色种植,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化培植管理,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带大家找回儿时的记忆和味道,让快节奏下的孩子们体验到我童年时候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