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十堰,天朗气清、青山如黛、碧水悠悠。奋进在新征程中的十堰,处处涌动着绿色低碳发展的澎湃动能。
8月28日,中国十堰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
这次会议是对习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南水北调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再学习、再贯彻;是对确保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在十堰落地生根的再安排、再部署;是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扛牢“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再动员、再号召。
散发着墨香的《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贯彻习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南水北调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扛牢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十堰市守好一库碧水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工作情况报告》等文件,摆放在座席上,格外醒目。与会人员一落座,便开始认真阅读。
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国之大者”也是“责之重者”。近几年来,十堰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库区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国省控考核断面全部达标,2022年优良率较“十三五”初提升27.6个百分点。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达到92.6%。
治污能力持续提升——建成1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45座垃圾处理厂、1967座(套)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9%。
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系统化、体系化推进节水护水爱水,“五河”治理成为全国典范。完成石漠化治理410万亩,植树造林、退耕还林600万亩,修复山体5.6万亩。与2012年相比,全市森林植被覆盖率由64.72%提高到73.86%。
产业转型加速蝶变——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突破性发展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导的“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今年1至7月,十堰新能源汽车产量6.3万辆,同比增长24.8%,出口占全省的85%。新型动力电池企业产值达84.3亿元,同比增长128.5%。
“两山”转化加快推进——今年1至7月,接待游客60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26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0.4%、11.3%;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市创建稳步推进,“三品一标”产品达到133个,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综合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7.6%……
“这两年绿色低碳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我们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动力。”
“始终扛牢政治责任,坚决当好忠诚‘守井人’,必须沿着习指引的方向,锚定省委赋予的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审议通过《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贯彻习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南水北调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扛牢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
全会提出,将全力打造国家战略性水源地、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新时代美丽城市,鼓舞人心,令人振奋。
“没有高水平保护,就没有高质量发展。”丹江口市委书记赵洪福表示,将持续巩固提升守库护水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入河入库排污口整治、数字化监管平台、环保标杆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饮料、生命健康和光电子产业,打造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丹江口样板。
全会提出,实施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行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此次全会站位高,是践行使命担当的重大部署,是校准发展目标的重要契机。”茅箭区委书记张捍声表示,将聚焦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宜居十堰建设,建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人城产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产业兴旺城、创新创业城、消费时尚城、生态宜居城、品质智慧城、幸福供给城“六城共建”,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郧阳篇章的方法路径。”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说,“我们将始终把保水质作为天大的事,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实现库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服务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为抓手,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建设智慧、韧性、宜居、和美县城。”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扛牢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知责担责、知重负重,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是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奋力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篇章的十堰实践。要牢记习嘱托,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当好忠诚可靠“守井人”。
全会提出,到2025年,全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转化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20年下降14%、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1%以上。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全会精神,发扬‘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作风,积极争创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碳达峰试点、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两业’融合试点,守住能源、粮食安全底线,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金强表示。
全会提出,实施节水护水爱水行动,继续强化水保护、涵养水生态、提升水环境、守牢水安全、弘扬水文化。
“我们将扛牢政治责任,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提升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持全域覆盖,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整治;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蓝劲松表示,将全面落实全会要求,努力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十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全会提出,实施产业绿色转型行动,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做强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多点支撑产业。
“全会对我们更好地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方向、明路径、教方法、作指引。”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翁茂兵说,“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根基在工业。下一步将紧盯‘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建设,紧扣‘龙头’、‘链条’、‘集群’,全力拼、尽力干,推动城市和产业‘双集中’。”
全会提出,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建设现代公园城市、智慧韧性城市、节点枢纽城市、宜居品质县城。
“我们将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部门职能职责,高质量开展城市增绿、添绿行动,高标准建设各类公园;加强渣土、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协同推进大气质量改善;加快推进垃圾‘五化’治理,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市城管执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金玉心表示。
与会同志走出会场,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带着一份坚持绿色发展的笃定,带着一份再创新辉煌的豪情,按照全会部署要求,朝着高质量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和丹江口库区绿色低碳发展,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记者 纪枫波 姜琨 张婧 曾雨 孟建锦)